常用频道:广东体育 凤凰卫视中文台 上海体育 劲爆体育 风云足球 CCTV5+直播 CCTV5体育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体坛资讯 > 足球新闻 正文

记者公布总局领导赵勇完整版言论

时间:2018-03-31 07:10:44来源:www.qiuhuang.cc 编辑:球皇直播吧[我要评论]

球皇直播3月30日讯 针对今天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将国足形容为“杂牌军”的言论,著名解说员孙雷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贴出了完整版的内容。

这次讲话发生在《2018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孙雷表示,赵勇关于足球的举例的确辣眼睛,但至多也是个不恰当举例罢了。真正重要的相关新举措对于足球行业的影响,总体来说,利远大于弊。

孙雷公众号原文:你在意“杂牌军”,我在意好消息

由于被各端社交媒体刷屏,我打算了解事件背后更多的内容,于是找了一些朋友核实了一下信息,一些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今天开的这个会,叫做“2018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会场在北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分会场,通过各种方式参会的人员近3万人,参会人员包括全国体育总局青少司及各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的青少部门管理者。

问了4座不同城市的5个基层足球教练和俱乐部负责人,没有参会。

简单来说,这并非足球会议,而是青少体育会议,涉及所有项目,足球不过是其中之一。

那么,到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到足球?到底当时的表达是什么呢?

我得到了会议的全程录音,时长约110分钟。除了开篇主持,会议的全部讲话都来自于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时间有限,我做了录音转文字,全部讲话的长度是21138字。

在动手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把所有的录音内容完整听完,并根据录音,校正了一部分机器翻译的文字内容。

但毕竟还是太长了。所以我想只呈现其中一部分,加入个人的读后感和解读,做一次不太上纲上线的分享。所有非引述的部分,皆是我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其他个体或单位。您各位自己做判断。觉得对的您听,觉得不对您把页面一关了之。

当然,我知道许多朋友想要了解什么,文章里有。其余部分,内容较长,您慢慢看。

开始。

1.

仅仅说到第1300字左右的时候,赵勇就抛出了第一个数据:

很多县的体校纷纷倒闭,有一个省给国家体育总局上报了75所体校,实际上已经完全倒闭了35所。

最近我到另外一个省去调查研究,他们给我介绍,说很多现在县里的体校都不行了。县城的体校包括地市的体校,也很长时间没有投入了。

设备陈旧、教练团队的水平低下。尽管素质不高,教练还很缺。对青少年体育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够。从青少司到下面的青少处,基本的核心职能都不明确,青少司一直到这一届才明确下来。

我去年花了一年时间,只写了5篇青训文。因为涉及的人、事、历史极为庞杂,无论是信息的真实性还是相互的关联,都不是那么容易厘清的。

而这次会议的目标,是整个国家体育青少年培养工作的总结,以及接下来的工作部署,工作量以及牵扯到人的数量级可想而知。随后赵勇的一段话,在我看来是新一阶段工作的价值观体现:

青少年一代的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与国的竞争呢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青少年素质的较量。

现在我们看未来的竞争,不是看现在我们GDP总量排在第二位,我们拥有多少机场,多少高速公路,这个不是主要的。这一根本还是看青少年一代素质决定了核心竞争力。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综合国力的本质象征。日本的技术帝国,德国的教育帝国,他们迈上现代化的道路,都证明了这个道理。

日本二战以后迅速的现代化,他们的秘密武器,就是重视青少年教育,重视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所以总书记反复讲,少年强中国强,青年强中国强,就是蕴含的这个深刻的道理。

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一些哲学家,都在这方面早有深刻的阐述。这里大家可以看一本书,一个很流行的书,我今天带来给大家看看。是美国的一个93岁的一个老人,临终的遗言,跨越两个世纪,对人生的看法。他这里面专门讲到,每一个哲学家与柏拉图都应该是运动员。如果他们不是,就让我们怀疑他们的哲思,伟大的哲学原理。一个绅士的首要条件,应该是强健的体魄,教育应该建立的这个基础上,保护身体的建议,应该等同于思想的教育。如果一个人身体强健,在户外睡觉,在阳光下行动,思念的痛苦和现实的气候不可能对他们形成长久的折磨。

这些把人生悟透了这些哲人,都把体育看得如此神圣,如此之高。而我们怎么来看?我们提供的这个我们在这个国与国之间未来的较量当中,我们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伟大复兴,靠青少年一代,而现在却是青少年一代有很多值得忧虑的地方。

这是从体育普及的角度谈的,和精英培训关系并不大,但其言论我是深深认同的。体育中“育”的部分,在过往被成绩至上的概念摧残地太狠了,而那本应该是普通人和体育关联最紧密的一部分。

2.

接着赵勇提到了“政绩观”:

要统一大力加强行政体系工作,是以正确的政绩观,按体育规律办事的重大举措。当前企业发展当中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政绩观出了偏差。

有的热衷于抓面上的工作,抓一些见效快出成绩快的工作。在全运会上我们感受很深,搞这个19个项目的群众比赛项目的组织工作当中,各个省是互相抢人才,抢得几乎有的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而缺这种久久为功的坚持,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是不是下这么大的功夫去培养人才?

现在有下一步全运会,很多人在抢人才,我们的功夫是下来抢人才,还是向着培养人才?有的只管眼前,反正我就当体育局长,我干一届就那么几年,我要抓青少年的体育工作来得慢,我的一个周期下来,我不一定能见效,是为了短期利益,而不顾长远。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不想做、不愿意做。很多工作浮在表面,抓青少年体育工作可能一个周期能见些效,十年磨一剑可能要两个周期。八年可能才能见效,当然有的一个周期见很大成效。这个里面就有一种境界,确实有正确的政绩观。

虽然明确地指出了问题所在,但赵勇的用词还是比较温和的。事实上,整篇讲话,除了念稿的部分,赵勇加入了不少脱稿的内容。比如自己调研考察的见闻、数据等实例、以及他的看法和见解。

整个讲话到大约一小时处,才第一次提到“足球”这个词。我把原话贴在这里,但希望大家从头至尾看完,准确地说,是重读一次:

现在我们有70支国家队,今后都要保证国家集训队,先不存在国家这个问题。在奥运之前,都是一视同仁,都叫国家集训队。以前极限运动队四个奥运项目,搞了28支国家集训队,现在根本没有国家队,也不能叫国家队。只能到最后关头,打资格赛的时候,才真正有真正的国家队。

那么这个国家集训队呢,都要建立预备队。各个中心和协会,今天的主要负责同志都来了,中心和协会都要建立,预备的青少年队。

有的需要搞青年队,有的还需要搞少年队,你比如体操,有些技巧类的项目要搞少年队。当然不一定都是自己办,可以跟企业办,可以跟省市办,可以跟俱乐部来办。

现在很多国家的集训队,都没有形成青年队。有的有青年队,也没有形成年龄机制。

你像这个足球,我们上一周大家看到了你们的一致热炒,0:6输得太惨。惨他得有个原因啊,他组织的是个杂牌军啊,从俱乐部找来的。到底为谁打球?背后是俱乐部在左右他的待遇名利都在俱乐部,并且俱乐部的几个队,在超级联赛的时候都是对手。那大家都组成了一个队,各怀鬼胎。

这个球怎么会传给他,呢然后他出彩了,下一步俱乐部他又打我,那这个事儿是个体制机制问题。青年这一块呢,青年队也没抓在我们手上现在从你(U)12、13、14、15、16、17、18、19、20,你都得有这样的青少年队。

我们现在不光是足球,其他项目都还不完善。

这件事是从“国家队”和“国家集训队”的概念开始的。所谓“国家集训队”最主要的目标是增加国家队的人才储备和青少年梯队的建设。这个概念在很多项目里还很淡薄,但在足球领域,是普通球迷也能完全理解的概念。

除了国奥和国青,还有国少,每个梯队有自己所参加的国内赛事和国际赛事,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么?

在足球领域如此,但不是所有领域。

虽然和世界级相比,中国的足球项目发展还很落后,但在市场化这件事上,中国足球已经进行了超过二十年的尝试。无论进度快慢,经验是领先于绝大多数体育项目的。

所以你看,许多项目还没有国家青年队和少年队,这在足球领域是难以想象的事。

综上所述,在这里拿足球举例,就真的欠妥了。另外,例子代表了对于这个项目的认知水准。固然,俱乐部都有自己的利益。如同之前所举的例子里,各地方体育局抢人才一样。

但在国家利益面前,这些都不存在。况且对于国家队来说,一旦发现这样的队员,自然会清除出队永不录用,这属于行业自然淘汰的部分了。

3.

事实上,整篇谈话,“足球”这个词一共只出现了13次。许多出场,也仅仅是和其他项目名称并列举例而已,实际内容并不多。而所有的举例部分,唯一刺耳的也只有上边这一段而已。

相反,许多内容,是在我看来更值得报道的,比如:

这个过去这些年,我们在青少年拔尖人才培养上,一直没有一个财政支持的专项。这一次我们专门找财政部,因为现在的经费分为两大块,40%用在竞技体育上。三个周期用在竞技体育上大概90多个亿,将近100亿,现在一年24个亿左右。26块金牌加上四块索契的金牌,30块金牌。如果算到金牌上,每一块金牌平均大概花了三个亿。你说花钱没少花,青少年体育方面花的钱太少,连一个专项都没有,这个确实也是难为青少事业。

现在情况改变了,中央的同志高度重视,总局党组研究,核心职能交给青少司,财政部统一。从今年开始,列一个青少年的培养专项,国家体育总局也从60个亿的经费当中专门切出一块用于青少年体育和人才培养。

我们要抓的我们抓这个五支队伍的建设,就是一个是要抓好选材,要选有天赋的人才。第二个是要组织复合型的团队,进行科学的训练、业余训练。第三个就是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上学,教练激励。第四个就是要有一套开放的机制,让他们有奔头。我们今后的各种赛事,包括进国家青年队进国家队,青奥会都要有打出来的办法,谁都可以参加。英雄不问出身,英雄不问哪一路,只要是中国人都可以,这是第一项工程。

第二项工程就是要实施青少年U系列赛事工程,以发现和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宗旨,来改革完善青奥会,青运会,和各种U系列赛事,要打造一个U系列的赛事工程。

首先是青奥会。今年10月份(在)阿根廷要参加青奥会,我们国家大概参加的人数,75+1个球类项目。这个党组研究啊,这个青奥会组委会世界级比赛给我们的人数不到100,我们总局掏钱配套,再选100(人),参加青奥会。加起来160人到200人左右,160左右。这个160人的产生,今天会议之后就要正式启动,我要上青奥的活动,要打出来。今天和项目协会的主席中心主任都在,方案很快就会给大家公布。从三人篮球到足球到橄榄球,到跳水、田径。这些项目现在除了少数的已经产生资格的项目以外,其他的都要用竞赛的办法打出来。

互联网上报名,谁都可以报。报了以后,根据比赛成绩向社会公布,就是按照名次来排定。你要跳远,给我们两个名额,那就通过这个比赛,选一二。很快我们要召开新闻发布会,青奥会的改革,这就是开放,我要上青奥。

这一段里边的部分内容各位看着眼熟,其实连接上下文看下来,之前的信息怕是被误读了。

之前,每个项目的普及(爱好班)和职业序列,几乎都是被完全分开的,很大原因是机构设置所导致的。教育是极为强势的,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的理念,而不是“身有所长才有出路”的理念。

但体育需要“身有所长”,所以能够提供“一个项目的参与者,到顶级比赛平台的连接”,是极为重要的。新举措很大程度上缩减了这条通路的各个成本,只要有兴趣,是有机会成为国家队的一员的。

这是在全民健身基础上,全民能够将体育得以实践,并将体育本身做大做强的好消息。

4.

除了搭建通路之外,接下来还有很多更实惠的举措,那就是关于资金方面的:

从体育部门来讲,一个是政府购买服务。

今天跟大家讲,U系列的赛事,体育总局今年拿了1.1亿,专门用来购买U系列赛事。谁都可以办,地方政府可以办,企业可以办,俱乐部可以办,我们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其实加上群众体育的赛事,群众体育今年赛事购买拿了1.6个亿,另外呢我们把场馆的9个亿拿出来,这样加起来是11.7亿。11.7个亿全部拿来购买赛事,主要是用于购买青少年赛事。各中心协会,都可以申报,都可以申办。

去年购买这项赛事的经费一分都没有,今年等于一下,把场馆类、金牌类都拿进来购买赛事的话是11.7个亿,下一步还要多,政府购买服务。第二个就是在网上报名,这些赛事都要网上报名,这样就等于打通了教育部门,不需要这个哪个校长同意,只要家长还是愿意就行,

开放的。

第三个就是多元的力量来主办,谁都可以办。

第四个就是结果要激励,这个比赛的结果要跟上去上青运,上全运。

上青奥挂钩,要跟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挂钩。其实我们还有一条,奖励教练和学生同台领奖。青运冠军前三名,要奖励培养单位,这是个改革举措。谁培养的?是哪个体校培养的?是哪个普通中学培养的?要对这个单位进行奖励。

政法司也在正在搞这个补偿的政策。这个补偿的机制建立起来以后,也是个激励措施。在青运会上我们先搞这个奖励措施。这是第二项工程,要通过这个丰富多彩的赛事来吸引青少年热爱参与,来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

这一段原话讲得很直白,我就不再赘述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段内容,现场有一位基层俱乐部的相关人士跟我说,听到这样的消息,是非常振奋人心的。

5.

将近两个小时的讲话,所涉及的层面很多,上边引述的内容,是我个人比较在意的,加在一起也只3200多字,总量的15%而已。

许多具体举措,对于体育产业都是利好。当然,举措从提出到执行再到完成,需要很长的过程,包括在每个地区遇到的不同困难,和举措的初衷就无关了。

我想表达的,是那一段关于足球的举例的确辣眼睛,但至多也是个不恰当举例罢了。真正重要的相关新举措对于足球行业的影响,总体来说,利远大于弊。

连张图片都没有,那么多枯燥的文字,您硬生生看到这里,辛苦了。

一定有些内容不和您口味。见谅,相比造势,我更看重真实。

上一篇:J罗否认转会去英超:我在拜仁一切都好
下一篇: 里皮:亚洲足球与欧洲整体差距很大,可用一光年形容